工藝標準
1水泥:宜采用不低于42.5礦渣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
2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3石子:含泥量不大于2%。
4水:自來水或不含有害物質的潔凈水。
5外加劑、摻合料:其品種及摻量應根據需要,通過試驗確定。
6混凝土密實、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一次成型。
7偏差控制要求。
1基礎埋深:+80mm,0mm;
2立柱及各底座斷面尺寸:-0.8%;
3鋼筋保護層厚度:-5mm;
4基礎根開及對角線:±1.6‰;
5基礎頂面高差:5mm;
6同組地腳螺栓對立柱中心偏移:8mm;
7地腳螺栓露出混凝土面高度:+10mm,-5mm。
施工要點
(1)基坑開挖根據土層地質條件確定放坡系數。地下水位較高時,應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流沙坑宜采取井點排水?;A澆筑時應保證無水施工。
(2)基坑開挖完成后應及時澆制,否則應留200mm以上的土層不開挖以保證坑底原狀土質,基礎澆筑前開挖。濕陷性黃上、泥水坑等情況應按設計要求進行墊層處理。墊層強度符合要求后方可進行鋼筋綁扎和模板支設。
(3)澆筑混凝土的模板表面應平整且接縫嚴密,混凝土澆筑前模板表面應涂脫模劑。
(4)鋼筋焊接符合JGJ18要求,鋼筋綁扎牢固、均勻,在同一截面的焊接頭錯開布置,同截面焊接頭數量不得超過50%。
(5)鋼筋保護層厚度控制符合設計要求(公眾號:輸配電線路)。
(6)混凝土澆筑前鋼筋、地腳螺栓表面應清理干凈。
(7)現場澆筑混凝土應采用機械攪拌,并應采用機械搗固。
(8)混凝土下料高度超過2m時,應采取防止離析措施。
(9)基礎混凝土應根據季節和氣候采取相應的養護措施。冬期施工應采取防凍措施。
(10)基礎混凝土應一次澆筑成型,內實外光,杜絕修飾、二次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