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拼縫問題引起的混凝土質量缺陷現象及原因:
由于模板間接縫不嚴有間隙,混凝土澆筑時產生漏漿,混凝土表面出現蜂窩,嚴重的出現孔洞、露筋的現象。其產生的主要原因如下:
(1)翻樣不認真或無誤,模板制作馬虎,拼裝時接縫過大。
(2)木模板安裝周期過長,因木模干縮造成裂縫。
(3)木模板制作粗糙,拼縫不嚴。
(4)澆筑混凝土時,木模板未提前澆水濕潤,使其脹開。
(5)鋼模板變形未及時修整。
(6)鋼模板接縫措施不當。
(7)梁、柱交接部位,接頭尺寸不準、錯位。
模板拼縫問題的防治措施:
(1)翻樣要認真,嚴格按1/10-1/50比例將各分部分項細部翻成詳圖,詳細編注,經復核無誤后認真向操作工人交底,強化工人質量意識,認真制作定型模板和拼裝。
(2)嚴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時拼縫嚴密。
(3)木模板安裝周期不宜過長,澆筑混凝土時,木模板要提前澆水濕潤,使其脹開密縫。
(4)鋼模板變形,特別是邊杠外變形,要及時修整平直。
(5)鋼模板間嵌縫措施要控制,不能用油氈、塑料布,水泥袋等去嵌縫堵漏。
(6)梁、柱交接部位支撐要牢靠,拼縫要嚴密(必要時縫間加雙面膠紙),發生錯位要校正好。
混凝土脹模引起的質量缺陷
1.模板脹模問題引起的混凝土質量缺陷現象、發生的部位及原因:
是在現澆梁、柱、墻、樓板的時候發生的模板變形,導致現澆件厚度增加?;炷撩浤斐蓸嫾叽缭龃?,外形不規整,嚴重者需進行剔除,影響混凝土的外觀質量。
混凝土脹模的防治措施
1模板設計方面的措施。
2荷載的組合:除按規范計算混凝土的側壓力外,還應考慮混凝土的澆筑方法、堆料方法及可能發生的意外荷載。
3模板的設計:全鋼模板板面、支撐、對拉螺栓的布置可按通常方法計算,但面板為木竹板面時,因板材的技術指標一般在標準干燥條件下測定,經水泡后會稍有損失,因此凡采用木、竹面板時,建議其厚度較計算值作一定的增大,圍檁間距及柱箍間距作適當減小,對拉螺栓布置間距也適當減少。
4對拉螺栓的布設:應結合結構計算布設,對不宜布設對拉螺栓的部位,可采用支撐進行補強。此外,在距墻、柱模板200~250㎜處樓板上,須預埋18-25鋼筋支腳,以固定模板下口。
5對樓板的支撐,應在結構計算基礎上,分別計算梁、板支撐架,并根據實際設計情況布設支撐架立桿。采用二次支撐體系或快拆模體系,要畫出詳細的模板圖輔助施工。
6處理好以下問題:角模形式、大小及與墻、樓板模板的連接方式;模板板塊的拼接方法,大模板之間及大模板與角模的拼接方法;梁柱節點、樓板與墻、柱交接處內外模板及支撐方法。
7)設計門窗洞口模板、預留洞口模板及其支撐形式、安裝定位方式。
8)根據建筑結構設計實際情況進行模板預排,將非標準板放置在跨中便于處理的部位。
9)確定模板安裝順序,保證整體拼裝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