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漿料的和易性包括流動性和保水性兩個方面,這兩個技術指標都符合要求,可以稱為易性好的灌漿料。

灌漿料的流動性又稱稠度,代表灌漿料在重力作用下的流動性能。灌漿料的流動性大小用沉入量表示,用灌漿料的稠度計測定。沉入量越大,灌漿料的流動性越好。灌漿料流動性的選擇與灌漿料用途、基礎種類、施工方法、施工條件等有關。多孔吸水基礎施工,需要流動性大的灌漿料。抹面灌漿料的流動性比建筑灌漿料和地面灌漿料的流動性好的天氣溫度高,濕度小的情況下施工,灌漿料的流動性大。表15-20是建筑灌漿料流動性的選擇參考表。表15-21和表15-22分別是預拌灌漿料和干混灌漿料的性能指標。

灌漿料的保水性是指灌漿料能夠保持水分而不散失的能力?;旌瞎酀{料在運輸、停止、施工過程中,鋼結構基礎灌漿料水與凝膠材料分離,灌漿料內部的水分逐漸泌出。泌水后可降低灌漿料的粘合劑比,但泌水的危害性更大,灌漿料流動性差,施工操作困難,發生層次、裂紋、砂等工程質量事故。另外,保水性差的灌漿料,水分容易被基礎吸收,灌漿料中凝膠材料繼續水化所需的水分不足,反而會影響灌漿料的抗壓強度和粘接強度的發展。
灌漿料的保水性采用分層測量儀進行測量,分層表示,分層值越大,灌漿料的保水性越差。只有保水性好的灌漿料才不會出現分層、分析和泌水。但是,保水性過小的灌漿料也容易出現干縮性增加的問題。一般來說,灌漿料的層次要求在2cm以下,建筑灌漿料的層次要求相對較寬,一般在2.5cm以下。
生石灰加水后熟化成熟石灰,其主要成分為氫氧化鈣。生石灰在熟化的過程中,體積增大1.0~2.0倍。作為灌漿料外加劑使用的生石灰首先要經過熟化,其熟化的方法有消石灰漿法和消石灰粉法消石灰漿法就是將生石灰在灰池中進行熟化,然后通過篩網過篩后放入儲灰池中待用的方法;而消石灰粉法則是將生石灰加適量的水進行熟化處理的方法。生石灰成熟石灰的理論加水量為生石灰質量的32.1%,一部分水分在成熟過程中蒸發,因此消石灰的實際加水量為生石灰質量的60%~80%的消石灰漿法則是將石灰成熟為膏狀物,需要加水量。

石灰成熟后形成的石灰漿或消石灰粉加水后形成表面吸附水膜高度分散的氫氧化鈣膠體,混入灌漿料可降低粒子之間的摩擦,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顯著提高灌漿料的流動性和分層度。但由于石灰失水結晶后的強度較低,加上石灰是氣硬凝膠材料,加入水泥灌漿料會影響灌漿料的強度和耐久性。此外,石灰漿的制備也受石灰供應、施工季節和施工條件的影響,石灰漿的運輸對環境污染也很嚴重,因此工程中不主張將石灰類物質作為灌漿料的添加劑。